文章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1:32:00    

新华社昆明4月25日电(记者王贤思、严勇)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科研团队近日成功探测到距地约35万公里的DRO-A卫星激光回波信号,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这相当于科学家们用一个精准的“宇宙手电筒”照向35万公里外的卫星,通过计算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像用尺子量距离一样测出了卫星距地面站的距离。

图为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北京时间4月23日凌晨,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新升级的近红外月球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DRO-A卫星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

云南天文台研究员李语强介绍,此次试验成功不仅验证了我国深空激光测距技术的成熟度,具备对卫星、空间碎片、月面反射器等空间目标的测距能力,也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手段。

图为DRO-A卫星测距微弱信号识别图。(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

据了解,本次新技术试验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组织实施,上海天文台负责星载反射器研制、云南天文台负责地面激光测距系统研制、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负责卫星平台研制。

相关文章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新华社昆明4月25日电(记者王贤思、严勇)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科研团队近日成功探测到距地约35万公里的DRO-A卫星激光回波信号,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地月距离尺度的卫星激光测距。这相当于科学家们用一个精准的“宇宙手电筒”照向35万公里外的卫星,通过计算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像用尺子量距

2025-04-26 01:32:00

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初样试飞船计划今年首飞

新华社上海4月25日电(记者张建松、刘祯)在24日拉开帷幕的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银白色的轻舟货运飞船首次亮相,初样试飞船计划于今年首飞,正样首飞船计划于明年具备出厂条件,可执行空间站货物运输任务。在2025年“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上拍摄的轻舟货运飞船1:1模型。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轻舟

2025-04-25 11:46:00

刚刚!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4.8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4日0时8分在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6.27度,东经100.00度。速报参数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4日0时8分在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26.27度,东经100.00度

2025-04-24 00:51:00

东南亚留学生化身“热雪体验官” 零距离感受云南冰雪文化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4月19日,近50名来自东南亚各国的在昆留学生齐聚昆明热雪奇迹,通过免费体验玩雪、滑雪教学、文化交流等环节,感受云南“四季冰雪”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是昆明深化冰雪经济与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标志着云南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冰雪外交”迈出关键一步。作为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

2025-04-19 18:51:00

警察叔叔,就是他们泼我!人类幼崽泼水节实录

4月17日,云南临沧双江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的民辅警接到几名小朋友的求助,称自己在泼水节上被“欺负”了。民警迅速反应,帮助小朋友发起“反攻”。记者:周磊、王研画面素材:临沧警方

2025-04-18 2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