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6:12:00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

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该研究成果于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

这种体长仅十几厘米、形似蚯蚓的小蛇,就是钩盲蛇,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蛇类之一,主要以蚂蚁和白蚁为食,由于体型微小,且常通过花盆土壤被无意中传播,因此也称为“花盆蛇”。

钩盲蛇有一门“绝技”叫作孤雌生殖,即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更特别的是,普通动物通常只有两套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钩盲蛇却有三套完整的染色体。

那么钩盲蛇是怎么得到“三套”基因的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发现,钩盲蛇的祖先可能在4100万年前经历了两次跨物种“联姻”,意外获得了三套染色体,并通过染色体融合实现了基因组的稳定传递。

钩盲蛇亚基因组演化历史

自然界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类似的三倍体孤雌繁殖动物,例如某些壁虎、鞭尾蜥,以及少数鱼类和两栖动物等。不过,像钩盲蛇这样能够长期稳定以此方式繁衍,并传播如此广泛的物种(除南极洲之外在其他各大洲均有分布),仍属凤毛麟角。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纯孤雌繁殖的脊椎动物种群可能在几万代之内就走向衰亡。然而,钩盲蛇已经在无性繁殖的道路上顽强地走了数千万年。那么,钩盲蛇是如何逃脱传统进化理论所说的“灭绝命运”的呢?

进一步研究发现,钩盲蛇三套染色体间存在天然兼容性,避免了多套基因“打架”。此外,在钩盲蛇的卵巢细胞中,高度表达着各种DNA修复酶,这些“基因补丁大师”能够及时修补传代过程中DNA的损伤和复制错误,使其后代基因组得以保持健康稳定,不会因长期无性繁殖逐渐“劣化”而被淘汰出局。

该研究成果打破了关于“孤雌生殖动物面临进化困境”的传统认知,有助于理解动物多样化生殖方式的起源,为探索其他类群的染色体演化历史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原标题:《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机构:美元本周可能继续承压,料将收低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Kudotrade的Konstantinos Chrysiko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元本周可能继续承压,料将收低,眼下市场正在消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征收全面关税的影响。在美元走软之际,美国国债继续上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隔夜跌破4%,为六个月来首次。Chrysikos表示:“对货币

2025-04-04 16:51:00

苏翊鸣首次回应世锦赛裁判打分争议:对分数没有疑惑

据央视新闻消息,2025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世锦赛在瑞士圣莫里茨-恩加丁举行,这里曾两次举办过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冠军苏翊鸣第一次出战世锦赛,参加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两项比赛,他在坡障技巧资格赛中排名第一晋级决赛。苏翊鸣说这条赛道难度很高,晋级决赛很开心,自己身穿5号比赛服,寓意五星红旗,希望可以代表

2025-04-03 13:12:00

只有雌性也能繁殖!我国科学家首次破译钩盲蛇基因组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需要“父母双方”才能繁衍后代,但有一种蛇却是个“例外”——它就是钩盲蛇。全球所有的钩盲蛇都是雌性,无需交配就能独自生下后代!最近,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破译了钩盲蛇的基因组,揭开了这场进化奇迹的奥秘,该研究成果于今天(3日)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这种体长仅

2025-04-03 06:12:00

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西索塔突破100米

记者:苏潇通讯员:张政4月2日,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西索塔T20节段完成浇筑,索塔建设高度突破100米。狮子洋大桥为狮子洋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主跨2180米的单跨吊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索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中交二航局负责

2025-04-02 19:46:00

来自4.8亿年前 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层孔海绵是奥陶纪-泥盆纪(古生代)标志性的浅海造礁动物之一,在礁构建中的作用、生态地位和地理分布上类似于现代珊瑚。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距今4.6亿年前),层孔海绵几乎同时融入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的全球礁生态系统。因为受到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海洋生物多样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礁生态系统从微生物主导

2025-04-01 1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