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4:33:00
“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洛南页山古柏保护区
4月6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洛南县柏庵村,探访被誉为“秦岭古柏王”的页山古柏。这棵树龄约5500年的侧柏,与黄帝传说紧密相连,以其独特的“龙凤”形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
在柏庵村页山河畔,媒体团见到了这棵堪称“古树界大熊猫”的洛南页(xue)山古柏。其树高23.17米、胸径7.36米、平均冠幅25.7米的庞大体量令人震撼。虽历经五千余年风雨,树躯斑驳嶙峋,却依然绿叶繁茂,葱茏苍劲。最令人称奇的是其东南枝形态——近观如青龙俯冲,远看似凤凰展翅,“龙凤柏”的美名由此而来。
“先有柏,后有观,然后才有洛南县”的民间顺口溜,道出了这棵古柏的悠久历史。1980年,联合国文物保护专家考察后推断其生长于原始社会;1985年周边出土的元代砖块证实,早在1302年此处就已建有“凌空观”,宋代更名为“栖霞观”,古柏因此又得名“栖霞柏”。
在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过程中,经多方验证,2022年9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确定该树是全国树龄超过5000年的5株古树之一。
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洛南县柏庵村
洛南县古城镇党委书记赵佳林介绍,这棵古柏经年轮学和碳-14测定,树龄约5500年,是我国现存五大超五千年古树之一。其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中华文明从萌芽到兴盛的全过程,是研究古代气候、生态环境的珍贵活标本。
当地流传着这棵古柏与黄帝的渊源传说。当地村民孟忠俊告诉记者,相传涿鹿之战期间,黄帝追击蚩尤途经洛水,为治理因过度砍伐引发的洪水,亲手栽下此柏。后来一对青龙白龙在此争斗,古柏显灵降服二龙,使其共同守护页山河,形成了今日树枝呈现“龙凤”奇观的传说。
洛南页山古柏保护中心主任何伟南说,古柏生长的页山河(洛河支流)流域清奇俊秀,勤劳智慧的页山河人用“页(xue)”字形容山转水漩湾多,千年页山河湾延从页山各山脚下流过,一座大山横向挡住水路,让页山河不得不绕个乾坤湾,造就了神奇的“斜(xue)岭”。
洛南页山古柏
近年来,洛南县对古柏实施重点保护:建立数字化监测系统、划定专属保护区,开展定期健康评估,挖掘文化价值。“这棵古柏不仅是植物学奇迹,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象征。”何伟南说,其蕴含的生态智慧、黄帝文化和龙脉传说,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环球网记者李林芝说,采访行程中,页山古柏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讲解着“一树一策”的养护方案,这些现代科技与古法养护的结合,恰似古今对话的密码。这些古柏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的精神图腾。“正如仓颉造字时取法万物,今人以敬畏之心传承智慧。那些在年轮里叠加的养护日志,那些在四季轮回中更替的守树人,终将化作新的年轮,让五千岁的古柏继续向着未来生长。”
起点新闻·西部网记者 马晴茹 王靖升
审核:康乐群 辛超
相关文章
树载千秋·同根同祖|“先有柏后有观 然后才有洛南县” 全国网络媒体走进页山古柏
“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洛南页山古柏保护区4月6日,“树载千秋·同根同祖”乙巳年全国网络媒体探寻华夏根脉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洛南县柏庵村,探访被誉为“秦岭古柏王”的页山古柏。这棵树龄约5500年的侧柏,与黄帝传说紧密相连,以其独特的“龙凤”形态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2025-04-06 14:33:00
山河凝望处,英魂永驻时。八十年前,抗日先烈们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换得今日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清明时节,铭记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山河为证,永念英烈,共铸中华之魂。
2025-04-04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