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指尖非遗,清明‘燕’语”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21:0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春雁

4月3日,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联合金城社区党总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非遗,清明‘燕’语”做面燕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手工制作面燕的方式,让居民们深入了解清明文化习俗,同时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关爱老人,促进社区内老少融合,营造出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

“面燕”是胶东地区清明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也寄托了胶东人民对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热烈期盼,以及对家庭和睦、生活美满的祝愿。活动当天,社区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与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参与面燕的制作过程。揉面、塑形、装饰,每一个步骤都充满趣味和挑战。在场的老人们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的双手依然灵巧有力,将对面燕的记忆和技艺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这些精美的“面燕”不仅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更凝聚了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许多老人因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生活孤单乏味。通过此次活动,他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并感受到来自社区和社会的温暖。志愿者们耐心地陪伴老人,帮助他们完成复杂的制作环节,还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年轻时的生活经历。这种贴心的服务让老人们倍感欣慰,纷纷表示自己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被需要的价值。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在活动中受益匪浅,大家不仅从老人处学习到了传统手工艺,也更清楚地了解了清明节习俗背后的历史渊源。

这种以面对面的传授方式,不仅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鲜活地延续下去,也让年轻一代更加珍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榴莲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做的面燕还有这么多讲究!今天我学会了怎么做,以后可以教给更多人。”

最终,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一个个面燕呈现在眼前。这些面燕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更寄托了人们对先辈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社区文化氛围的建设,提升了老人们的幸福指数,还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清明假期首日烟台机场客流近2万人次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5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王侃)2025年清明节当天,烟台机场预计保障航班起降164架次,接送旅客1.7万人。整个假期,烟台机场预计完成旅客吞吐量5.3万人次,完成航班起降500架次。其中,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预计执行32架次,保障出入境旅客约340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

2025-04-05 09:55:00

记者一线走访:清明蔗热销,一档口备货6千斤

【来源:大洋网】清明节到了,作为传统祭扫用品的清明蔗,早已在广州番禺的水果摊和肉菜市场露面。4月3日,记者走访番禺区市桥城区部分水果摊发现,今年清明蔗售价为4.5元一斤,相较去年价格降了一半 。水果档口清明蔗热销4月3日上午9时多,记者在市桥街沙墟一村水果街看到,平时少见的清明蔗摆在水果档的门口,清

2025-04-04 21:28:00

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开展“指尖非遗,清明‘燕’语”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春雁4月3日,烟台春晖志愿服务中心联合金城社区党总支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指尖非遗,清明‘燕’语”做面燕活动。本次活动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手工制作面燕的方式,让居民们深入了解清明文化习俗,同时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关爱老人,促进社区内老少融合,营造出其

2025-04-04 21:07:00

“多元化运营”为幸福食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28日10时30分,走进草庙子镇蒋家庄村幸福食堂,饭菜香气扑鼻而来,老人正陆陆续续幸福地享用美味的午餐,处处透露着“暖心的味道”。伴随前来就餐的人群散去,厨房内,工作人员正将老人就餐的剩饭收集起来,送往村集体的养猪场。“剩饭喂猪,猪粪作肥料种菜,大棚蔬菜和猪肉再供应食堂,循环链上一分钱不浪费。”

2025-04-04 18:08:00

短途客流为主!威海站清明节客流较去年有所增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清明假期期间,随着祭扫、探亲、旅游客流叠加,威海站迎来客流小高峰。4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威海站候车大厅,旅客们有的拖着行李箱匆匆前行,有的在候车区耐心等待,整个大厅内人头攒动。乘客刘先生正准备搭乘高铁前往潍坊,他感慨道:“今天候车的人真不少,不过进站和检票都非常顺畅。我一开

2025-04-04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