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17:00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赵国……”每逢休息日,这位操着一口流利汉语,来自巴基斯坦的青年,就会来到邯郸的景点,向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他,就是河北工程大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汉森。
这一幕,正是邯郸古城文化外交的生动注脚——当国际青年遇上三千年成语之都,碰撞出的不仅是文明对话的火花,更谱写出一曲新时代的文化融合乐章。
“洋弟子”感受邯郸文化
“好像是有神奇的魔力一般,邯郸的方方面面都在吸引着我。”8年前,汉森来到河北工程大学攻读本科,他深深地被邯郸这座古城吸引,本科毕业后决定继续留在这里读研。
“邯郸的开放包容,让我找到了归属感。”记得初来乍到的除夕夜,汉森独坐小店的孤寂,被一句“来我家过年吧”的热情邀约打破。
市民谢先生的热忱相待,让汉森第一次触摸到中国式温情的真实肌理。围炉守岁时蒸腾的水雾,春晚小品引发的欢笑,以及笨拙地捏出的第一个饺子,构成了他理解中华文化的启蒙课。
这段经历让汉森决心留在邯郸,也让他更加想要深入了解邯郸文化、成语文化。从那开始,他在图书馆查找并学习相关资料,在赵苑公园跟大爷学太极剑,最痴迷的还是在武灵丛台听老学者讲述“胡服骑射”的故事。
汉森(右)在博物馆游览学习。
战国时期大胆推行变革的赵武灵王,似乎与这个执着于文化体验的巴基斯坦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胡服不仅仅是战袍,更是开放胸襟的象征。”汉森在日记里写道,“就像谢大哥那声邀请,拆除了陌生人之间的藩篱。”
“一个个成语,如珠玉落盘,读起来朗朗上口,讲起来有滋有味。”汉森说,漫步在邯郸的街头巷尾,随处都能见到成语典故,还有邯郸学步雕塑、胡服骑射雕塑、荀子雕塑、罗敷雕塑、武灵丛台、七贤祠、赵苑等等,无不让他感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汉森打趣道:“现在的我好像变成成语‘毛遂自荐’一般,走到哪里都想跟别人说一说我了解到的邯郸故事!”
成语典故邂逅现代创意
成语一条街、成语戏曲、成语皮影戏、成语美食……这种将文化基因植入城市肌理的做法,正是邯郸的“破圈”秘籍。“邯郸真的将成语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汉森细数着这个城市的“成语特产”感叹道。
最让汉森惊叹的是邯郸市博物馆内的“AR成语游邯郸”。“采用AR互动方式,将虚拟文化内容和体验带入现实世界,同时通过流畅的实时实景互动,让成语文化变得灵动沉浸又有趣。”汉森对记者说,这样的体验就好像是“穿越”了一般,他也成了成语典故中的一员。
慢慢地,从最开始的“看”相关资料,到开始思考典故背后的意义,请教相关老师,再到通过各种活动学习如何去表达、去运用成语典故……一路走来,8年的时间,汉森也在同学老师和家人的见证下,成了“新邯郸”。
“了解典故的含义后,再去这些典故出处的地方,那种成语带给我的震撼感就更加强烈了。”汉森对记者说,尤其是身着战国袍的时候,不仅是成为典故中的一员,他更像是亲历者一般。
“从去年开始,邯郸一直在大力宣传成语文化,我也特别幸运地看到了成语在书本之外的延伸文化。”汉森打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示了他观看过的成语剧场以及各种带有成语的邯郸非遗实物。
“草编、磁州窑、蛋雕、剪纸、服装……成语还可以用这些来讲述呢!”汉森对记者说,在他心里,这些都是帮助他以及像他一样喜欢并想要更加深入了解邯郸文化的人的最好方式。
从邯郸的成语典故到邯郸的饮食文化再到邯郸的民情风俗……汉森总说:“邯郸的文化有必要讲,也值得讲述。”
从“异乡客”到摆渡人
“真正的文化融合不是改变自我,而是像树木年轮般自然生长。”在邯郸道南区,汉森轻抚着刻有“将相和”故事的石碑。
汉森身着“战国袍”在邯郸道南区游览学习。
如今的汉森,既能娴熟包出十八褶的饺子,也能在磁州窑非遗工坊创作出简单纹饰的黑陶;既能用流利的汉语讲述成语典故故事,也计划将“胡服骑射”精神运用到自己的短视频创作中……
“一座城市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最吸引人的,希望通过我的视频,让更多人认识邯郸,了解邯郸,感受到邯郸传统文化的魅力。”汉森说,开通短视频账号“邯森在邯郸”后,他收到了很多私信,大多都是对自己传播邯郸文化的称赞,但他把这些“点赞”都归功于邯郸的历史文化。
“邯郸真的很好,就像宣传语说的那样,邯郸——一座等了您三千年的城,大家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看着他传播邯郸文化的视频点赞量一路高升,对于制作更多相关短视频的想法,汉森更加坚定了。
“因为喜欢邯郸,我把抖音名称中的‘汉森’特地改成了‘邯森’,记录邯郸故事。这些年来,我发现邯郸的变化特别大,新建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邯宝坊特色一条街热闹非凡,还有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成语井盖和成语灯牌,将成语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汉森细数着自己看到的变化,满是感慨。
站在武灵丛台远眺,现代化楼宇与古城墙构成奇妙对话。这座曾孕育1584条成语的古城,正以“胡服骑射”的革新勇气,完成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从谢先生那句“来我家过年”的质朴善意,到AR技术重现的“负荆请罪”场景,邯郸用三千年文化积淀证明:真正的文化自信,从不需要刻意迎合,而是以独特基因引发共鸣。当外国青年主动成为文化摆渡人,这座古城的新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汉森(右二)在和中国“家人”聚餐。
邯郸晚报记者 王丹丹
相关文章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4月9日上午,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一高二的入团积极分子参与了“京港两地共上一堂国安课”国家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由香港培侨中学与北京人大附中分校联合举办,南头中学受邀在线上同步参与活动,三地学子共同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北京人大附中分校选派优秀教师高维阳到香港培
2025-04-14 17:03:00
C视频丨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开幕,蓉欧文化盛宴尽显“欧洲风情”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文/视频4月12日,“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暨“欧洲风情街”开幕式在成都东郊记忆启幕。开幕式现场,27个欧盟成员国展台呈现各国独特传统、创新成果与文化遗产瑰宝,多国优秀艺术团体轮番带来欧风视听盛宴,更有美酒佳肴为现场市民提供一场舌尖上的欧陆盛宴。开幕式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
2025-04-12 18:41:00
据巴基斯坦气象局消息,当地时间4月12日12时31分,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于拉瓦尔品第西北方向约60公里处。尽管震中远离主要城市,但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及周边地区均有明显震感。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地震发生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伊斯兰堡站记者感受到强
2025-04-12 16:03:00
白发老者感受仲景膏贴的神奇,孩童踮脚嗅闻中药合香手串的草药芬芳,年轻女孩青睐黄芪耳环的前卫时尚……4月10日,2025医圣故里南阳非遗国潮中医药传承活动在南阳医圣文化园举行。这场非遗国潮盛会,正以最年轻最鲜活的市井烟火,让千年中医药文化在医圣故里,“活”成百姓指尖上的温度。非遗扎染受欢迎 本次
2025-04-11 1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