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00:00
来源:市场资讯
过去十年,欧菲光(002456.SZ)的走势可以说是一言难尽。
2014年-2015年,暴涨200%,但随后暴跌近70%;
2016年-2017年,再度暴涨200%,但再暴跌70%;
2019年-2020年,先是一波大涨,但紧随其后“腰斩再腰斩”,累计跌幅超过了80%;
2023年-2024年,欧菲光一度暴涨300%。
不过,依旧还是跌了回去。
短短三个月时间,跌幅就超过了40%;截至目前,欧菲光的股价为12.23元,跟十年前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考虑持有成本的话,其实处于亏损状态。
股价大起大落,相比于赚钱,亏钱似乎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持股体验相当糟糕。
某种程度上说,欧菲光是一支“消息股”。
2016年,欧菲光通过收购跻身“果链”,成为苹果公司在中国的重要供应商之一,股价应声大涨;
2021年3月,因为“特定客户计划终止与公司的采购关系”,股价再次应声大跌;
2021年9月,合肥国资委伸出援手,股价一度止跌,但真正起死回生,是2023年9月,华为推出了Mate 60系列手机,欧菲光凭借摄像头模组主要供应商的身份,实现了业绩反转。
2023年,欧菲光营业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13.73%;净利润7691万元,由亏转盈,上一年亏损51.82亿元。
4月1日晚,欧菲光公布了最新的经营业绩。
2024年,欧菲光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21.19%;净利润5838万元,同比下滑24.09%;不过,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5.66%。
咱们可以看一组数据:
2022年:扣非净利润-49.8亿元;
2023年:扣非净利润-2.93亿元;
2024年:扣非净利润-1272万元;
显然,欧菲光的亏损已经大幅收窄,并且有望实现盈利!
那么问题来了,欧菲光是否真的起死回生?
欧菲光的主营业务分为智能手机产品、智能汽车产品和新领域产品。其中,“智能手机产品”占比接近8成。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手机摄像头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和手机镜头。
尽管公司创新业务众多,且都比较时髦前卫,但现阶段主要推动业绩增长的,还是智能手机尤其是摄像头模组业务。
2024年,来自“智能手机产品”营业收入161.9亿元,同比增长32%,在营业收入的比重由上一年的72.66%提高至79.23%。而且,毛利率差不多也提高了三个百分点至11.44%。
一句话概括,背靠华为ate60和Mate 70销量的大幅增长,欧菲光作为核心供应商,也得以起死回生!
不过,挑战依旧严峻。
首先,尽管亏损大幅收窄,但是,从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来看,模组封装业务的附加值不高,资产很重但营利能力不强。
自2010年上市以来,欧菲光累计净利润为负,且净亏损接近60亿元。更重要的是,截至2024年底,欧菲光应收账款为73.31亿元,较2023年增加了1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30%。
其次是公司的债务压力。
截至2024年底,欧菲光资产负债率为79.18%,持续维持高位;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1.66亿元,但对应的短期借款就达到了29.32亿元,另外还有27.62亿元的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
有一个数据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根据官方披露,截至目前,欧菲光实际担保总余额为57.98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70.33%。
要知道,这背后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信誉问题。说白了,一旦稍有不慎的话,就可能加剧公司的债务压力。
别忘了,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接近80%,跟2021年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在上升。这就说明,对大客户高度依赖的风险,依旧存在且更加严重。
毕竟,谁也没法保证,大客户丢失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
(转自:泡财经)
相关文章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3日,华光新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9.18亿元,同比增长35.52%;归母净利润为8061.74万元,同比增长93.7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36.86万元,
2025-04-04 00:20:00
来源:罗超AI科技雷军上次被整齐划一地枪口对齐,还是小米刚宣布造车时,一堆以“军儿”戏谑雷军的短视频在互联网疯传,核心议题就是小米造车没戏。网红们呼吁“军儿,收手吧,外面全是XX”并没挡住小米。小米SU7如约推出且供不应求后,全行业企业家都掀起了一股学习雷军、成为雷军的潮流,许多车圈大佬下场做网红,
2025-04-03 23:41:00
亿达中国2023年度收入38.97亿元 净亏损扩大至17.14亿元
观点网讯:4月3日,亿达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亿达中国2023年已确认收入为38.97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14.0%。毛利为5.34亿元,同比减少49.6%,毛利率由2022年的23.4%降至2023年的13.7%。年内亏损由2022年的
2025-04-03 23:17:00
【V观财报|中国中冶回应应收账款增加】3日上午,中国中冶召开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中国中冶董事会秘书王震表示,应收账款增加:一是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业主方资金紧张项目收款进度较慢,工程结算周期变长,导致工程项目应收快速增长。二是房建工程、政府或下设投资公司、钢铁企业两金回款困难,本企业房
2025-04-03 15:09:00